转型提质路上 江苏“风景”这边独好

发布时间:2022/9/8 17:54:42

日前,暑期江苏旅游大数据监测报告出炉,两个月以来,全省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量1.01亿人次,旅游消费总额351.5亿元,环比含五一、端午假期的5月—6月,分别上涨19.32%和16.08%。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,江苏省正抢抓机遇,在旅游市场复苏与进一步转型提质的道路上蹄疾步稳,奋力前行。

蓄能求变,从“吃人海红利”迈向“高质量旅游”。新冠肺炎疫情无疑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暂时画上了句号,旅游者的出游偏好,也在3年的疫情常态化防控过程中从以前人山人海的扎堆式旅游,愈发转向优服务、好体验的旅游产品。独具特色的风景固然是游客旅游的重要一环,便捷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熨帖人心的服务则更是吸引人、留住人的“硬软件”。对江苏省来说,只有更加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市场环境,方能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下半场”拔得头筹。以省会南京为例,早在2017年就建成南京南站旅游集散中心,实现高铁、地铁、城市公共枢纽间的无缝对接。今年7月,南京乡村旅游直通车更是开出浦口“水墨莲乡”、江宁“樟遇水乡”、栖霞“在水一方”等7条路线,让游客轻松便捷玩转美丽乡村。同时,南京围绕智慧旅游服务打造了南京文旅信息服务平台、手机端、触摸屏三大平台,帮助游客实时查询出游相关信息、景区舒适度,预约景区服务等,以优质服务让游客看到“比风景更美的风景”,持续助力江苏旅游市场蓄能求变。

打破“围墙”,从“景区打卡”走向“全域旅游”。曾几何时,言及苏州,则必谈拙政园,来到南京,则必游中山陵,一座座孤立的景区是游客旅游的“必选题”。但如今,一物一景一人的“老三样”已经不太具备吸引力,随意漫步在城市一条街巷,便能邂逅别样的美丽,处处皆风景,时时可旅游正成为旅游的新风尚。因此,只有在“小而美”“精而巧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大融合、大发展,方有可能实现“小旅游”走向“大旅游”。今年8月,持续一个月的无锡市第三届文化场馆月落下帷幕。无锡将全市的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、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博机构和文旅景区串珠成链,化零为整,开展“博物知旅”主题活动,推出博物馆教育课程和研学线路,给予游客全新的文旅体验;南京将紫金山、秦淮河、扬子江、南京城墙“一山两水一城墙”等核心资源的整合列入全域旅游“大盘子”,夫子庙—秦淮风光带、长江路、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跻身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,游览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。在提高旅游资源集聚水平吸引游客的同时,更加快地区产业升级、城乡风貌蝶变。

丰富业态,从“门票经济”转向“融合发展”。当景区的“围墙”被打破,游客涌向广袤的城乡空间,昔日的“门票经济”也必须转向文化、消费、休闲为一体的融合发展,让公众基于美好生活、美好景致的休闲度假需求快速释放,助推旅游市场的更大蓝海逐步打开。纵观整个暑期,品牌活动已然成为带动市场复苏的“助推器”。7月15日常州文化旅游节暨“龙城夜未央”夜生活节启动以来,常州日均游客接待量较活动开始前上涨15.74%;7月23日“2022夏天苏州旅游季”启动,省内跨市游客量上涨七成……这既是推动新业态融合、推出多元消费场景的探索,也是各地持续挖掘文体旅消费资源,创造更多元化、差异化游玩体验的尝试。相信在“旅游+”理念的推动下,旅游与体育、养生、休闲等各产业的融合将擦出新的“火花”,不断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和消费扩容提质。